Posts Tagged ‘ Google ’

IPV6+GAE——内网用户轻松穿越外网

image

引言:

此文为校园网用户量身打造。
按本文介绍的方法,成功后的效果是:你只需登录内网,然后通过IPv6网络和GAE个人代理服务,即可访问外网。最妙的是,还顺便翻了墙。
本方案可以为你节省全部网费开支,当然运营商不大愿意看到的这样的结果,但我知道这是广大对于电信行业的垄断式经营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的学子们梦寐以求的上网方案。我是站在群众一边的。
话又说回来,各位电信巨头在每个季度赚得盆满钵满之余,稍稍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让出一份利润,也不为过吧?要知道,大多数学生都是没有收入的,而目前提供给我们的各种网络业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令人失望,而且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所以,每一个神奇的穿越技巧,都对应着一个糟糕的既有业务。
如果我们可以有选择,如果现在的各种服务都合情合理正规正常,没人会吃饱了撑的去折腾这些。
闲话到此为止,下面开始正式的技术讨论:)
首先,概述操作步骤如下,这是你将要在本文的指导下完成的整个配置流程:

1. 开启IPv6服务
2. 申请Google账号
3. 创建个人GAE应用
4. 配置GAppProxy/WallProxy代理
5. 更改本机hosts文件
6. 设置浏览器代理地址
7. 启动代理,开始上网!

以下是详细操作流程,按着步骤一步一步来,一定能成功的,祝你好运!

一、IPV6

1.1 准备工作:

1)关闭本地连接的第三方防火墙
当然你把本校的隧道地址添加为防火墙的白名单也可,但由于不同的防火墙软件设置不一样,一旦设置不对了就完全用不了IPv6,这里不再展开讨论。
关闭防火墙步骤: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在“在连接时使用下列项目”中找到有你防火墙软件的名字那个选项,把前面的勾去掉,确定即可。
2)开启IPv6 helper服务
开始菜单,运行,输入“services.msc”(不要引号),打开服务窗口,找到“IPv6 helper service”,双击打开,启动类型改为“自动”,然后点击“启动”按钮,确定。clip_image003

此外对于使用360安全卫士或者类似的国内所谓安全软件,由于它们会自作聪明地把这个必需服务给“优化”掉,所以你需要特别留意把禁掉的服务还原回来,否则IPv6是用不成的。

3)某些安装不成功情况下,在“运行”中输入“esentutl /p %windir%\security\Database\secedit.sdb”(不要引号),也可解决问题。

1.2 安装IPv6

(仅针对WinXP/2003,Vista和Win7自带IPv6,不必安装。)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再输入“IPv6 install”,回车。

1.3 配置IPv6

由于校园网通常不是纯IPv6环境,所以需要一个“隧道”(很形象的比喻,具体技术细节大家有兴趣自己去搜吧),以电子科大的Ipv6隧道设置为例(地址为:202.115.255.242)
配置步骤: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netsh”,回车:
netsh>int
netsh interface>IPv6
netsh interface IPv6>isatap
netsh interface IPv6 isatap>set router 202.115.255.242
(注:对于非校园网用户,其实也可以借助隧道应用IPv6服务,比如设置为上海交大的隧道地址:isatap.sjtu.edu.cn,但速度就不很理想了,看IPTV通常会很卡。所以对于公网用户,不妨直接参考下文GAE篇进行代理,Google可是IPv4/IPv6通吃的。)
完成后可打开http://www.6rank.edu.cn/网站进行验证,看能否登录,若可,则表示你的IPv6大功告成!(也可通过在命令行中输入“ipconfig”查看本机IP地址中有无形如“2001:******”的地址段,这个地址就是你的IPv6地址,若有,即表示配置成功。)clip_image004

1.4 更改hosts文件

更改hosts是最初等的翻墙术了,但在IPv6环境下效果那是出奇的好~
打开“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路径下的hosts文件(可用记事本打开)
在末尾添加一组以Google为首的n多IPv6网站地址目录(传送门——最新Google IPv6 hosts地址集合: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fkdmxnt_61d9ck9ffq,你会发现Google的IPv6地址数量很可观,多多益善啊!都复制进hosts里吧,这些可都是捷径啊~)
保存,退出。
你再用浏览器打开Google看看,是不是可以登上了?还不会跳转到Google HK,而且居然还可以查看网页快照!开心吧?且慢,再输入一个youtube.com试试,额滴神啊,阔别多年的U2B又回来了!爽翻了吧,呵呵~
好,我们歇一下,先开罐啤酒为生猛的IPv6干一杯~

接下来,轮到第二位主角——GAE——登场了,有了Google的引擎推动,IPv6那可是如虎添翼啊!


二、GAE——GAppProxy代理详解

前文所介绍的IPv6技术只能达到访问部分外网的目的,可网络的世界是广阔的,天下甚多网站,一个小小的hosts岂能装得下?
况且hosts翻墙,是很不稳妥的。
景德镇的局域网总是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用傻瓜的方式翻过GFW的高墙,那是不可能滴~
老罗不是说过么,坏人总是更勤奋一些。(我是坏人么?)
其实,下面将要介绍的GAE应用下的GAppProxy代理方法也不复杂,按照步骤操作,很快就能搞定~
Here we go!

2.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只有一条:你必须有一个Google账号,也就是一个Gmail。
什么?你只用Qmail?呃,你还是真不关心自己的邮件安全,趁早换吧~原因不多说了……总之这种“网络严肃服务”(我自己下的定义,就是指邮箱、域名、账号等对自己来说等很重要的服务)还是尽量远离天朝IT企业,这些服务在他们的托管下,用着心里不踏实。
当然,这不是他们的错。
况且你已经摆平IPv6了,还添加了n多的Google hosts地址,不整个Google账号享用一下,岂非暴殄天物?
好了,赶紧申请一个吧~(传送门:https://www.google.com/accounts/

2.2 创建GAE

毫不夸张地说,GAE(Google App Engine)是Google划时代的产品。它的强大和便捷超乎你的想象……打住打住。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图解:
1)打开”http://appengine.google.com/“,输入你的Google账户、密码,登录; clip_image005
2) 点击“Create an Application”,国家一栏选“Other”,电话号码填“+86 你的手机号”;clip_image006

注意一个手机号只能注册一次,否则:

clip_image007
3) 片刻之后,Google会给你发送一个验证短信,输入进去,确定;
clip_image008
4)填写你的Application Identifer,这个就是你以后上外网要仰仗的永久地址了,想个好点的名字哈(只能使用小写字母、数字和连字符”-“,长度不能小于6个字符。这里我使用的是uestcproxy,望文知意啊);然后输入Application Title,确定;clip_image009
注:“Authentication Options (Advanced)”中最好选择默认选项,即“Open to all Google Accounts user”,其中第三个选项(Open to all users with an OpenID Provider)貌似很有用,不过现在尚处于实验阶段,不推荐使用。
5)GAE应用创建成功! clip_image010
以后使用时可以进入“Dashboard”,查看流量等使用信息:clip_image011
注:每个Google账号可以申请10个GAE应用,每个GAE应用每天都有1G的流量(我通常一天的流量不超过100MB),足够用了。

2.3 配置服务器端

上一步仅仅是在Google为你申请了一个应用,但还未激活。你现在需要一个小小的上载工具,把Google服务器中的那个GAE代理激活,成为你的专属代理服务器!
下面先介绍应用GAppProxy代理的方法,下一篇再介绍WallProxy代理方案。
GappProxy可以去项目下载专页下载,这里的版本最新。(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p/gappproxy/downloads/list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图解:

1)点击“GAppProxy服务端源码+windows自动布署工具”,进入下载页面进行下载(下载地址:http://gappproxy.googlecode.com/files/uploader-2.0.0-win.zip);
2)把压缩包解开,点击uploader.exe,在AppID后输入你的Application Identifer,回车;
3)输入你的Gmail;
4)输入密码(注意:在输入密码的时候,屏幕不会有任何显示,不要紧,输完后回车即可)clip_image012
5)稍等片刻,待配置完毕,当出现”ready to start serving“,大功告成!clip_image013
打开 http://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y ,会看到你的GAppProxy服务器端已经在工作了:clip_image014

2.4 配置GAppProxy本地代理

现在在Google的服务器中已经有了你的一席之地,接下来你就要在你的电脑和Google服务器之间打通一条通道,然后就能以Googl为跳板,遨游外面广阔的网络世界了!

这个通道,就由本地代理来开启。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代理^ ^

下面是具体操作步骤图解:
1)打开GAppProxy下载专页下载GAppProxy的Windows版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gappproxy.googlecode.com/files/localproxy-2.0.0-win.zip);
2)解开压缩包,用记事本打开proxy.conf文件;
在如图相应位置添加如下两行语句:
local_proxy = http://www.google.com:80
fetch_server = http://xxxxxx.appspot.com/fetch.py
这里的xxxxxx即为前面你申请的Application Identifer(注意行首没有“#”号),保存退出;
clip_image001

3)点击proxy.exe,开启代理!
此时若已经登录公网,那么将会出现如下画面:Direct Fetch后面是Yes,表示你已经与Google服务器上你自己的GAE应用建立了直接连接。clip_image016
这时你再在浏览器中设置好如下代理:”127.0.0.1:8000“,就可以轻松翻墙,自由浏览了~而且你现在查询一下你的IP地理位置(传送门:http://www.geoiptool.com/),居然是美国加州山景城的IP,神奇吧~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不登录公网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浏览,作为一个准Geek,这种半自由状态是不能接受的。
下面在最后一节,隆重推出内网直通公网的杀手锏,各位童鞋打起精神咯~

2.5 配置appspothosts地址映射

在开始真正的自由浏览之前,你还需做最后的一项工作: 为hosts添加当前的Google IPv6解析地址。
具体操作如下:

1)拨号进入校内网络;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打开命令行窗口;

2)输入“ping ipv6.google.com”,回车,得到最新Google的IPv6解析地址,记下来;

clip_image017

3)用记事本打开hosts文件(位于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添加如下两行语句:
2404:6800:8007::63 http://www.google.com
2404:6800:8007::63 xxxxxx.appspot.com
这里“2404:6800:8007::63”即为Google的IPv6解析地址(2010-10-31下午ping得到),xxxxxx即为前面你申请的Application Identifer。

hosts改
注:此步是实现穿越的关键一环!
其中添加 “2404:6800:8007::63 http://www.google.com” 用来打通IPv6与GAE服务器的通道;
而 “2404:6800:8007::63 xxxxxx.appspot.com” 则是下文WallProxy代理的必要设置。

4)点击proxy.exe,开启代理!

内网代理改

5)现在,打开Internet选项,设置浏览器代理地址(127.0.0.1:8000)。
然后后打开你的浏览器,输入任意一个外网网址,回车!
哈哈,怎么样,是不是顺利打开了~再看看此时的proxy程序窗口,一行行的数据正滚滚而过,表示你的网卡与Google的服务器沟通良好~
然后再输入一个墙外的网站地址试试,是不是也可以顺畅打开了?
Congratulation!
至此,依托IPv6+GAppProxy技术,从内网穿越外网的任务大功告成!

好好享用吧:)

clip_image020clip_image021

三、GAE番外篇——GAppProxy更强大的WallProxy

第三篇所介绍的方法是基于GAppProxy代理服务的,是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但GAppProxy有一个很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对https的支持很不好,比如Facebook和Twitter的加密账户页面就无法正常显示。还有就是对于很多SSL连接,每次打开浏览器都会弹出证书无效警告,由于我平时经常用Google的SSL搜索,每次打开新页面都要处理一下那个警告页面,使用久了也会感到不爽。clip_image022
对于这个问题,GAppProxy项目的Groups上也讨论了很久,可解决方案不是太繁琐就是不完善,毕竟这只是个非商业项目,开发人员都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来维护,你也不能奢求太多。
后来在Twitter上偶然见一位网友提到另一个基于GAE的代理服务——WallProxy,据说可以很好地支持https,甚至还可以导入根证书而一劳永逸地解决SSL问题。
我顿时眼前一亮,连忙去搜索WallProxy的相关页面,很快看到步调博客上的《使用Google App Engine+WallProxy来看YouTube和玩Twitese》,然后按照博主的方案一路操作下来,挂上代理一试——加密网站可以正常访问了~然后又试了下WallProxy独有的多app共存实现负载均衡技术,感觉也很不错,这下我申请的多个GAE-app地址都能派上用场,也不用担心每天1G的流量限制了。
虽然前文已经给出了完整的内网穿越外网的攻略,但鉴于WallProxy对加密服务的改善和灵活配置,我还是决定补充一个GAE的番外篇,把WallProxy隆重推荐给大家。
不过这里先说明下,WallProxy的设置步骤比之GAppProxy是比较繁琐的,而且你还要预装Python环境,如果实在懒得费功夫,而且对SSL应用要求不高的话,用GAppProxy代理足矣。
好,关于WallProxy的背景介绍到此为止,下面跟我来一起摆平这个不可多得的上网利器吧~

3.1 拥有至少一个GAE应用地址(方法同2.1~2.2

3.2 安装Python

要求2.5以上,3.0以下版本。建议下载步调博主提供的压缩包(传送门:http://dl.dbank.com/c003f1c64w),这个压缩包已经包含了下文将要用到的所有工具,挺方便。

3.3 安装GAE SDK

SDK可以去GAE官方页面下载(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intl/zh-CN/appengine/downloads.html)或者用3.2节给出的压缩包。
SDK这个套件不是必需的,但由于SDK用来管理上载服务实在很便捷,远比命令行来得直观,推荐安装。而且以后如果用到其他GAE服务(比如自建博客,自架Twitter API等)也会用得到。
如果你实在不想往电脑安装什么,可以用一个第三方上传工具SDUpload(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p/sdapp/downloads/detail?name=SDUpload%200.1.rar&can=2&q=),不过对不熟悉命令行操作的人来说用起来稍显不便,这里不再赘述。
下文还是以SDK操作为例。

3.4 设置SDK

1)安装完SDK后,启动“Google App Engine Launcher”程序(图标是一个涡轮引擎),打开Edit-Preference;
2)Python栏选择你的Python安装路径;
3)App Engine SDK栏选择你的SDK安装路径;
4)Editor栏可选一个你用着顺手的编辑器,也可空着;OK。 clip_image023

3.5 配置上传文件

1)去WallProxy的下载页面下载WallProxy工具包(V0.3.7 for windows版传送门:http://code.google.com/p/wallproxy/downloads/detail?name=wallproxy-win.7z&can=2&q=),或者使用3.2节给出的压缩包;
2)解压缩后得到三个文件夹:gae_server、php_server、local;
3)启动Google App Engine Launcher;
4)打开File-Existing Application,在Application Path中指定三个文件夹中的gae_server所在的硬盘地址,点击“Add”;
5)此时会发现SDK窗口中添加了一行内容,选中,然后点击“Edit”按钮,开始编辑app文件;
6)把application:后面的“your-gae-id”替换为你自己创建的GAE-app名称,即Application Identifer,保存;
clip_image024
7)回到SDK面板,你会发现name一栏中已经更新为你刚刚替换的Application Identifer;
点击“Deploy”,然后在打开的窗口中输入你的Gmail账号、密码;
点击“OK”,开始上传;clip_image025
8)上传成功后即可关闭SDK程序。

3.6 添加appspotGoogleIPv6地址的hosts地址映射(2.5)。

3.7 配置本地代理

1)打开三个文件夹中的local,点击WallProxy.exe;
2)点击“设置”按钮;

在打开的窗口中,把紧跟GAE_PROXY的一行中的’url’后面的地址替换为你自己的GAE应用地址,格式为’http://XXXXXX.appspot.com/fetch.php’(注意是php),确定退出;

3)点击“启动”按钮,此时若一切操作无误,代理便开始工作了;
4)设置浏览器代理地址为:127.0.0.1:8086(注意是8086,GAppProxy的是8000)。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网站试试吧~不出意外的话,你已经能够畅游万维网了!

3.8 WallProxy拓展应用

1)设置多GAE-app,只需在本地代理设置中添加多行url即可(当然前提是这些GAE-app已经开通并且配置成功,检验是否配置成功的方法是:在浏览器中打开这个url,如果页面自动跳转到一个叫做“和谐社”的Twitter页面,就表示成功了- -III)
clip_image026

2)导入ca根证书
这是WallProxy的特色功能,也是我青睐它的主要原因;
在第一次执行WallProxy.exe后,会在local文件夹下生成一个cert文件夹,打开后会看到一个ca证书文件;clip_image027
打开后点击“安装证书”,然后按照提示将之装入“受信任的根证书颁发机构”;clip_image028
安装完成后,再打开任何SSL等加密连接都不会出现使用GAppProxy时遇到的证书无效问题!
终于可以把默认搜索引擎设为Google with SSL了~

3.9 WallProxyGAppProxy同时使用

虽然WallProxy已经足够优秀,但我还是不愿让它完全取代GAppProxy,GAppProxy的简单易用特性还是蛮招人喜爱的;另一方面,毕竟人家做这个完全是义务劳动,再加上n多“不可控”因素(你懂的),谁也说不准某天某时某个代理就挂了,到那时该如何是好?
不如两个代理服务共存吧~
可以吗?
可以的~就算你手头只有一个GAE-app,也可以同时开两个代理!
还是以前文我申请的名为uestcproxy的GAE-app为例,现在已有http://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y配置为我的GAppProxy代理服务器,如果我再用SDK的把uestcproxy配置为WallProxy的代理服务器的话,很显然GAppProxy就不能用了。
解决思路就在于每个GAE-app服务其实可以有多个版本,不同版本对应不同的地址,然后让GAppProxy和WallProxy客户端代理不同的地址,就不会产生冲突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3.5节中,注意app文件内容中第二行有“version”,这就是版本号,默认为1;
现在将之改为2。然后保存,上传。
clip_image029
2)此时GAE将会为你分配两个不同的地址,分别是:
http://1.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
http://2.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
对应两个不同的版本。clip_image030
你若输入http://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hp,回车后将显示错误;
而如果改换成http://2.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hp,就可以顺利跳转到那个Twitter页面。
3)现在,把WallProxy的设置页面中的url改成http://2.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fetch.php,就可以顺利使用WallProxy代理上网了~
clip_image031
4)对于GAppProxy端,则无需任何改动。
这是因为,尽管http://1.latest.uestcproxy.appspot.com为版本1的地址,但它同时也是默认版本,而默认地址的格式是不变的。
现在,两个代理共存共用了!你可以一个代理用来看Youtube,另一个用来上Twitter,何等的畅快啊~clip_image032clip_image033

后记

写这篇文章缘于某天在学校BBS上闲逛来到IPv6版块,看到大量令人惊奇的IPv6应用文章,其中最令人激动的就是借助更改hosts文件访问几乎所有Google服务,对于我这个Google重度依赖用户,IPv6简直就是福音书。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让我对电信的服务彻底失望。我就想,我们缴的网费并不便宜,却只得到这么差劲的服务,原因还不就是因为它无可动摇的垄断地位,这是多么令人愤懑的事情啊。
作为一个学理工的,我只能从技术上寻找对策了。
恰逢在Google Reader中看到一篇介绍GAE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搭建个人GAE应用,然后可借助GAppProxy代理上网。
在此之前,我已经用过了不下5种代理工具,然而要么我对其安全不放心,要么效果差强人意。
有着Google血统的东东,应该不会让人失望吧?
抱着尝鲜的心态(凡是跟Google沾边的服务,我总是要试一试的),用自己的Gmail账号建立了一个GAE应用,然后下载GAppProxy工具包,简单几步配置完成后,打开浏览器一试,OMG,这速度真快啊!除了个别SSL网址打开有异常外,其他一切服务堪称完美~我从未想象在景德镇看Youtube,缓冲速度会这么猛。
爽了一段时间后,我的网费再次告急。
在去购买新的充值卡的路上,我突然想到在我的hosts文件中包含了大量Google的IPv6地址,让我得以直接从内网访问Google,那么,为何不能以此为通道,借Google作跳板,直接从内网访问公网呢?
思路有了,剩下的一切都好办。
一天之内,我就搞定了所有的配置工作,然后成功登录自己的Blog。

感谢教育网率先开通IPv6,感谢GFW的技术迟钝以致IPv6至今仍是一方净土,感谢Google一如既往地提供上乘的互联网服务,感谢那些热心的人编写出如此强劲的代理程序。

采用这种依托GAE平台的代理服务上网,最实际的效益就是:网费开支为零——没有哪位同学要请我喝一杯么?
不过最令我感到欣慰的,并非省去了一笔网费,而是我在完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对既有约束的突破。

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大局域网之内,我通过某种不温不火的方式为自己找到了一丝自由的感觉,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与非
2010年11月4日 初稿
2010年11月14日 终稿


本文Google Docs 链接

再见谷歌

这两天接连遇到让人面部痉挛的事件,其一,SFW全体编辑发布公开信“弹劾”社长;其二,谷歌正式撤离大陆。

 

第一件事让我感到震惊的的地方,在于我之前还从未听闻体制内的哪个传媒编辑部的小小编辑敢于如此造次。哪个不是畏首畏尾,对领导言听计从?仅凭此一条,SFW的众编辑就是好样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来成都复试,事情告一段落后我便赶往SFW编辑部,至今依然记得小编明先林的热情接待;还有我的编辑刘维佳,本来要下班回家,见面后听我一介绍,也不走了,给我详细遍历了编辑部的众小编,还把主编大人姚夫子给找来神侃一番;当然还有迟卉大姐,我本来对类似作者兼编辑这种双重身份颇有微词,可一番交谈下来,我发现她对本土科幻业的见解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当时我就想,为何三十多年下来,本土科幻几起几落,直到现在还挣扎在偏见和误解之中,SFW却可以始终坚持地办下来——靠的不就是这样一批批对科幻如数家珍的编辑们么?

SFW的理念并不是国内最纯粹的,但那些比SFW更纯粹的往往短寿(就不提名了),原因就是SFW做这个很“专业”,它懂得变通,作为科幻迷,我当然不认为这种变通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但它保证了这本薄薄的杂志在国内恶劣的大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而且居然影响面日益扩大。SFW也做过一些比较小众的杂志,譬如《档案》、《画刊》,都是制作水准很高的杂志,但它们都没能撑多久。所以我想,SFW的长期存在,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同时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对于这群能忍则忍、力保生存的编辑,居然做出了这等“出格”之事,这件事难道不显得很科幻么?

不禁想起这句,“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第二个事件就是成为历史的谷歌中国。

尽管对于此事大家都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可看到cn后面的hk字样,心理还是堵的慌。我大概属于Google的第一批使用者,早在初中时,我第一次接触Google的简洁页面,体验到新一代搜索引擎的畅快后,就立刻放弃使用传统的分类搜索引擎了。后来Google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只要我碰上总要试上一试,GmailGoogle EarthGoogle ReaderGoogle scholar、谷歌翻译、谷歌图片、谷歌音乐、谷歌掌上地图,以及Labs的好玩与机智(若再假以时日,谷歌将旗下所有组件全部本土化,那时搜索引擎的天平将倾向何方呢?可惜得不得这个答案了。)

有些产品,譬如Google Mars,这个放在国内IT界必然会被嘲笑的东西,Google却兴致勃勃地做出来了;还有Google Library,尽管招来非议无数,我想抗议声多还是来自既得利益者的吧?这个计划最终会给谁带来实惠是显而易见的,我相信迟早有一天,Google的这种多赢策略会受到广大网民的支持的。

其实总有些人在赚钱的同时,也在做一些造福人类事情。我联想到另一个相似的东西——wolframalpha搜索引擎——像这样的东西,为什么只有人家做得出来?

有些道理是不言自明的,有些原因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那就这样吧,就让一切如故,就让尘埃落定。

作为一个自觉有那么一点独立思维能力的人,我觉得这一天意义非凡,至于有什么意义,就让以后的历史家们去评说吧。

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别了,谷歌。

 

 

P.S.事发后看了很多论调,一些奇谈怪论层出不穷,而且走极端的言论也满天飞——当然这是国内互联网的特色没什么好惊讶的。这里说一点,有同情谷歌者认为其放弃大陆市场撤离中国,损失过大、得不偿失。我倒觉得谷歌不撤才是得不偿失,像谷歌这样从校园走出来的企业,它的秉性与价值观实在与天朝格格不入,大陆是个水很深的区域,谷歌虽大,也不见得经得起多少折腾,弄不好晚节不保就亏大了。

要知道领导谷歌的都是一群什么人,他们白手起家靠着过硬的技术和敏锐的嗅觉把一个小小的实验室拓展为如今这样一个规模空前的企业,他们会是傻子吗?所以,仅仅只看到谷歌的所谓的道德准则显然就很不靠谱了。谷歌此举,或缓兵之计、或以退为进,也未为可知。

 

我们为什么信任Google?这不仅是一个网民的思想(转)

下文转自木遥的窗子

一、

博尔赫斯有一部极短的小说,《沙之书》,描写了一本无始无终,有无穷多页的书。任何一页一旦翻开再合上,就再也不可能找得到。这一页仍然存在于这本书里,但是这种存在就像是一片树叶存在于树林中一样,只具有哲学上的意义而已。

上周 @virushuo所写的那篇关于Google和百度的精彩评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那篇文章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值得转录在此:

Google给我们的最大价值,除了信息流动加速,就是信息永存。当我写完这篇blog,发布在我的blog上,按下“发布”之后的几分钟,各种蜘蛛就会蜂拥而至,把这篇文章复制若干次,存在这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文章即永存。无法被某个组织控制或删除,也无法阻止其流动。公关公司不行,某个国家政府也不行。孙云丰的言论,和百度其他员工的言论,也将和这篇文章一样,被永存,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热爱Google的原因。

我不能否认,这里有某种令人赞叹的庄严感。不幸的是它不总是真的。如果写这篇文章的人不是@virushuo,一位IT圈中的知名业者,而是一个全然不知名的个人博客作者,这篇文章有很大可能不会得到广泛的注意,它也许仍然会被蜘蛛收录于搜索引擎,但是只会出现在第一百页之后的搜索结果之中。它也许确实会永存,但是同样地,这种存在也几乎只具有哲学上的意义罢了。

互联网构成了一部史无前例的沙之书,而搜索引擎就是它的目录。它在纷乱的网络世界中引进了秩序,换言之,也就是引进了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通常是合理的,但是只要稍加思量就会发现,这里隐藏了大量难于描述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按照赞美Google的观点,Google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动,而它的竞争对手则未必如此。但是这种促进是如何发生的?有没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它的基本思想──利用pagerank对网页进行排名并且不加干预──是否是唯一能够促进这种流动的手段?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显然的答案。

另一方面,Google的对立面因为对结果进行过滤而受到了普遍的指责。可是在一个信息过载的世界中,搜索和过滤其实只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我们也许可以争辩说,即使我们总需要有人帮助我们从浩瀚的网络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我们也更愿意信赖一个不受干扰的机器算法,而非由老大哥在暗中制订的晦涩的清规戒律。但是两者说到底都是不透明的黑箱,前者在道义上的优越性究竟何在呢?

因为我们相信Google“不作恶”。

可是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人皆知,作为现代社会的普遍准则,一个系统的健康运转应当有赖于制度而非道德。Google扼住的是信息时代的咽喉,而我们居然把希望仅仅寄托在它对自身价值观的自律之上,这委实构成一副蔚为奇观的场景。

正如很多人知道的那样,在 Google 撤出中国的决策过程中,其创始人 Sergey Brin是极为重要的幕后推手,而Brin个人的意识形态倾向甚至包括他的东欧移民背景也在各种讨论中一再被提及。但是这似乎说明,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网络发展前景,就这样极其偶然地取决于一个个人的道德选择。如果 Brin不是出身于东欧移民而是新英格兰富商家庭呢?很显然,这并不会改变他和 Larry Page一道在1996 年写下那段著名的程序的历史。

二、

上周我和我的法国同事聊起Google声称受到某国政府间谍攻击的新闻,他耸耸肩说:“这有什么可大张旗鼓抱怨的,难道美国政府没有做过这种事情?”

我无言以对。我自己和很多人一样,有时候会本能的把某些对Google的质疑划归于,呃,某个和金额有关的词汇名下,但是这也许不尽然是公平的态度。就在今天,我阅读到这样一则评论:

2009年12月,Google除了照例说过一些漂亮话之外没有因为人权和网络检查的问题做任何反抗。2010年1月,Google忽然威胁说要违反中国法律,弃一亿用户、所有中国雇员和资产于不顾。

发生了什么事情?罪恶感积累得太多了?良心忽然发现了?

拜托,这是在中国。Google所做的那些过滤其实对任何对中国的网络控制不爽的人来说都无关紧要,找几个坦克图片这种事有那么重要么?Google不会、不应、也不可能就此把一切置于险地,仅仅因为它忽然觉得在中国做生意有点不舒服。如果它真不舒服,它早就该走人了。世界上任何公司都会说一些关于责任感和道德的漂亮话,就连烟草公司也是一样。把市场决策非要说成责任感,实在是扯淡。

这评论并非来自《环球时报》或者强国论坛,而是来自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the Googlization of Everything一书的作者 Siva Vaidhyanathan。它虽然尖刻,但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反驳。

和很多人一样,我刚看到Google的声明的一刹那,心里涌起的是一阵惊讶和感叹,因为这孤注一掷的动作带有某种决绝的壮烈感,仿佛以一人敌一国一般。但是我们常常忽略的问题是,Google已经是一家市值逼近两千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其政治、经济、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早已远远超越很多国家和政治实体。事实上,已经有很多评论文章直接将Google和中国的争端看作国家级的争端,德国《时代周报》更是用大标题打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称呼:Google共和国。

这个「国家」是网络世界中的第一个霸权,它可以控制数据和知识的流通,影响人类的所见所闻乃至精神世界的每个方面;它握有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并且具有无可撼动的垄断地位;它在许多场合起到的已经是近乎可以类比于公权力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只是一家私有公司,没有任何方式可以从外部对它合法的控制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它当然也许确实会始终尽量不干预搜索排名,小心翼翼地维护互联网的自由和公正,但这只是它自己的道义承诺而已,而我们甚至想不出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一点。

那我们为什么还是这么相信Google?

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怀疑大公司,这种怀疑有时候会发展到阴谋论的程度。很多人相信跨国烟草巨头和医药公司处心积虑地牺牲世人的健康以博取利润,相信军火商操纵着国际间的合纵连横,相信几个犹太资本家在幕后控制着世界上一切台面上的政治风云。但是似乎并没有太多人会怀疑Google一直在悄悄干预着搜索结果的排名,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的进程乃至走向,尽管理论上它确实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很多人眼中,Google是个异类,它轻而易举地享受到了许多跨国商业巨头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尊敬,仿佛与生俱来一般。

这种信任并非完全基于理性,而更多的来源于这个时代。在短短十几年间,人类的眼界被前所未有地打开,在精神层面上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地理、政治、经济、乃至种族之间的障碍,似乎一夜之间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而Google是这个时代的骄子,是我们推开的第一扇窗户,从第一天开始它就陪着我们经历和见证着这场革命,一直到今天的此刻。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我念大学三年级的某一天,隔壁寝室的一个同学闯进我们的寝室,激动地在电脑上打下这一行网址,告诉我们从这个页面可以搜出许许多多闻所未闻的信息。从那一天开始,生活的面目截然不同了。

这是我──以及很多和我类似的人──对Google的信任的终极来源。自始至终,它伴随着某种近乎于乌托邦般的理想: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开放的世界。这个世界即使在网络上也从未真正存在过,但是在Google的帮助下,我们曾经一度离它越来越近。

对Google的信任和尊敬,是我们对这个乌托邦世界的向往的一个影子。

这就是为什么我明知道在大多数非极端情况下它的搜索体验同它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本质的可分辨的差别,我也仍然在心理上将它置于更优越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被真正说服过Google的算法真的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的流动(事实上我怀疑它的垄断地位早晚有一天会阻碍而非帮助这种流动),却还是相信它的做法确实优于别的许多冠冕堂皇口号之下的人工手段。也许有一天,Google一家独大的局面会被更有竞争的市场格局所取代,严格保密的核心算法也会让位于更开源更安全的新一代搜索引擎,甚至不作恶的承诺也会被它自己所打破,但是它曾经享有过的崇高地位不会消失。

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明知Google撤出中国的背后有太多一言难尽的考量和复杂因素,我仍然对它的做法给予敬意和惋惜。身为一个中国人,这情感既直接,又微妙而难于言表。

我们信任Google,是因为我们愿意相信信息时代的技术革命会改变我们的命运,带来我们所企盼的进步,因为“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上面这最后一句话其来有自,它摘自1943年的一篇文章。如果有人好奇它的来源,Google会告诉你答案。

 

 

想到两点:

一是谷歌近日放言说不走了,并否认前一段中止谷歌中国业务的传闻;CEO宣称“爱中国”,对于爱中国的哪里,我希望他说得具体些。

二是我一向推崇的木遥的博客居然登不上去了,不知是不是被墙了,应该不是,因为我觉得天朝的审查制度再匪夷所思也到不了这种程度,话说前几天我还琢磨着找个境外主机开独立博客呢,现在还是先观望着吧,到时候连自己都上不去岂非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