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 影评 ’

先验综合症——《阿凡达》观影杂感

刚刚跟一网友聊起《阿凡达》中某个桥段,我惊悚地发现,对于这段情节我印象全无!这有点匪夷所思,因为《阿凡达》我是看了两遍的,而且是在短短的一周之内。

之所以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还要从陆川的那篇著名影评开始。大陆导演中,我一直很推崇陆,觉得这爷们有脑子,有理性,拍的东西冷静且有范。他这么歇斯底里地推荐《阿凡达》,我自然是坐不住了——老天作证,我在下火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拖着行李去电影院询问《阿凡达》的场次……

上来先看的是2D,因为3D满场,而我实在等不及了。两个半小时期间,我一直紧绷着一根弦,心中叨念:下一个场景该发生惊天逆转了吧?

我就这样满怀期待了那么久,直到漫天的飞龙铺满荧幕,我终于放弃了:神作《阿凡达》原来就这么给我开了一个玩笑。

后来我有点不甘心,别人都说好,怎么我看了就这么无动于衷呢?很快有人告诉我,症结在于,你看的是2D版的,《阿凡达》这种专为3D而生的大片怎么能看2D版的呢,笑话!那简直就是侮辱卡梅隆。

我一听,顿悟。

陆川吐血推荐的片子怎么着也得让咱眼前一亮是吧?

邃二话不说,再去看3D版。

遗憾的是,这次观影感受比上次还糟,第一次看时,虽然看到一半已大致猜到结局,可鉴于对如此好评的影片的信任,我不能对自己信任,于是还是怀着一种相对良好的心态看完了片子;这次就不同了,虽然对于这种滥大街的情节我总是选择性忘却,但我已完全清楚从情节上《阿凡达》已不能带给我任何惊奇。

那就看画面吧,这也是本片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然而事实上,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绝对是真理,立体视角下的潘多拉,给我的感觉依然是淡如开水。不错,是很漂亮,但想象力整体贫乏,比《指环王》差远了;而且我在现实中所看到的川西众山都比片中奇山秀水来得绚丽;也有人说场景梦幻,我真没看出来哪点梦幻了,把海底世界移到原始森林就显得梦幻么?

唯一可以让我感叹的是,Navi人的CG建模水平真高,看到有人评论说卡梅隆采用的建模技术几乎可以跨越类人模拟的恐怖谷——当然仅仅是类人,而非人类。但我对拟人技术始终是充满乐观的。扯远了。

回到开头,这部片子在短期内就开始从我脑海中消退,这与我当初给它的期盼与热情实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或许是真的是我对此片、对卡梅隆的期望太高了——当年化身(《阿凡达》是上映后的名字)开始筹备时我就在关注:超长时间的制作,卡梅隆的铁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剧组都对我吊足了胃口。终于,影片上映了!好评如潮,资深影人鼎力推荐!——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了——我甚至做出了在自己还没看到影片时就忙不迭地怂恿铁哥们一定要去看IMAX版本的脑残举动。

我悲哀地发现,对于大片,任何大片,都不要做过高的期待。要是我不知道卡梅隆这个家伙;不了解《阿凡达》拍了四年多,加上之前的准备居然长达十三年的准备期;没有看到这么多浇了汽油的火爆影评,或许我观影时的心态就会更平一点,落差也就会更小一点。

相反,许多优秀的影片往往都是不动声色地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我盘点了一下带给我震撼的片子,其中不少都是偶然遇到的,没有任何人的推荐,没有看任何影评,甚至连导演都不知姓甚名谁。从《搏击俱乐部》到《人类之子》,每一部都是以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方式带给我惊奇,这其中有大片有非大片,也有的仅仅只有DVD发售,但编剧、导演的功力,透过影像,透过剧情,可以直指人心。

这种片子很少,真的很少,一年撑死也就那么一两部。还淹没在了众多大片的光环下。像《黑客帝国》那样兼具场面与内涵的佳作,更是数年难得遇上一次。

我不得不说,对于《阿凡达》,我曾希望它成为这样的佳作,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它都有这个资格。

可惜它没。

 

另外——或许这么说有点苛刻了——但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既然影片定位在那里,还有着那么大的阵容,各方面的顾问想必有不少,但拍出来的情节依然硬伤不断。若是小成本制作也就罢了,《阿凡达》可是耗时n年,耗资n多的神作,还存在这些让人如鲠在喉的低级失误,实在让人无法心悦诚服。

2010-2-2

十影

1.《2001:太空奥德赛》(2001:a space odyssey )

clip_image001[8]

库布里克+克拉克=?

这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疯狂组合,于是,就有了这部让无数人脑残的《2001》。

我的意思是——它太棒了!——《2001》是无可替代的,也是不大可能被超越的。

很少有电影能完全把原著的意境表现出来,更少有能做到吧原意境再次拔高的作品问世。

《2001》全做到了,而且——简直可以得满分。

而且导演的细心与敬业也是令人赞叹的,你见过有几部太空题材的电影敢于把空间完全描述成寂静无声的?或者把地球与空间站之间的无线电通讯时滞把握得如此精准的?

想像一下影片的拍摄年代吧,那时阿波罗计划刚刚起步,而电影已经把月球表面刻画得如后来登月时阿姆斯特朗所见几无差别。

这还都是表面上的,更深层次的,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文明与外星文明的独特思考;对宇宙、生命、智慧的终极关怀,都是促使影片无愧于“经典”的原因。

2、《黑客帝国》(The Matrix )

clip_image002[4]

我很讨厌这个译名,天知道“Matrix”怎么会和“黑客”扯上关系,仅仅是因为里面的英雄们都是兼职黑客吗?

嗯,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已经够多的了,光是哲学方面就几乎囊括了整个西方哲学史——我相信已经远远超出了沃卓斯基兄弟的预料——甚至有个厮居然能扯到和谐社会上去……¥%#&*……把一件复杂的事想简单或许会被耻笑,但要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搞得那么复杂是不是也有点脑袋进水了呢?

另外此片会令人联想起“攻殻”,也是《黑》的创意源泉之一,平心而论,“攻殻”关于人与机器的思考还要更深刻一些。

《黑》很好看,很过瘾,很有嚼头,导演的细心随处可见,导演的陷阱也挖的到处都是,令人不敢掉以轻心。

就算以上的种种优点都还显平常,那就仅仅看这个想象力瑰丽的剧本和导演深厚的符号运用技巧,这也可算得上一部一流的作品。

所以,喜欢一部电影完全没必要找来那么一大堆牵强附会的理由,电影本身只要够出色,完全可以做到死死抓住你的心,令你在观看的时候完全投入到剧情中去,忘记周遭的一切,而且当电影结束时,你仍然沉醉其中,深深思索,尔后,长出一口气。

鉴于这个标准,《黑》是部了不起的电影。

3、《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

clip_image003[5]

这部电影的出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人会想到末日题材的电影能拍成这样,看似如此荒谬的情节居然能拍得如此……真实——宛如纪录片一般。

影片对末日气愤的渲染可谓独到而深刻,以往的类似影片为了达到目的,无非是多拍点诸如废弃的残屋、到处流水的街道、垃圾飞舞的广场、形色木然(或惊恐)的路人、加之永远也不晴朗的天空等等等等。

《人》也用这些素材,但却没有用滥,而且除此之外,它还给影片注入了以往同类型电影所不具备的东西——阳光。

知道是什么使末日变得如此令人绝望么?——是希望。

把美好的毁给你看,这是一切伟大悲剧的共同点。

《人》或许不是悲剧,因为它把一切美好的都碾平了唯独绕开了最要命的那个——希望。

但这希望实在过于渺小,过于脆弱,手捧着这个希望,任何人的心情都会沉甸甸的不是味道。

好在只是个虚构的电影。

4、《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

clip_image004[4]

“如果我们能改变过去……”这是科幻电影里用烂了的假设。大多数此类影片都在利用这个令人着迷的假设达到改变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冲突上不遗余力。

但这部影片却回答说:不要轻易扭转你的命运,改变现状,无疑会是你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我看的版本的结局更加夸张:主人公终于走投无路,只好回溯到他出生之前的时候,也就是胎儿状态,然后自我了结,于是从此这世上也就没有此人存在,他带给朋友们的一连串悲剧也就随之一笔勾销了,朋友们依旧幸福地活着,然而生命轨迹里却惟独少了他——多么悲观的论调啊,导演是在宣传宿命论吗?

非也。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想起了特德·姜的《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说的也是关于逝去的人生以及扭转命运的故事——突然发现,原来他们想说的东西是一样的:历史的既定并不代表历史意义的既定,你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甚至还会使其变得更糟,但你可以改变事件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影子,你可以自我救赎。

另外,主题曲“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很赞,完全烘托出了主题。

P.S.《蝴蝶效应》有两部,第二部完全是狗尾续貂,千万别看。

5、《七宗罪》(Se7en )

clip_image005[4]

“海明威曾说过,这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珍惜。我只同意后半句。”相信《七》里面的这句话会深深地印进每一个看过此片的人的脑海里。

其实本片的故事很是平铺直叙,论情节曲折与同一导演的另一部作品《12宫》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但《七》的要命之处不在情节的跌宕,而在人物心理的激荡,无论是凶手自我剖析时的冷酷犀利,还是新老两代警员在面对这个丑陋的社会时的内心矛盾,《七》都表现得入木三分。

令人称道最多的,是结局时那一段情节,凶手那变态般冷酷的分析,年轻警员的内心挣扎以及年老警员的无奈和愤怒,最终共同完成了第七宗罪——这是个多么大的反讽啊!

和大多数影迷一样,也是从这部电影起,我开始关注大卫·芬奇,这个导演出道以来作品并不多,但几乎个个都是经典,那独有的故事节奏和令人出乎意料的结局几乎成了芬奇的招牌。

布拉德·皮特、摩根·弗里曼、大卫·芬奇,《七》已经有了最好的导演和演员,那么这样一部令人叫绝的作品的出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6、《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 )

clip_image006[5]

又是大卫·芬奇和布拉德·皮特,不过这次又拉上个爱德华·诺顿。

故事只能用“惊艳”来形容。

很难想像哪位作家能构思出这样的情节,后来上网查了查原著作者恰克·帕拉尼克的身世,于是明白了,只有经历过绝望才能让观者感到绝望。

这里不说作家的童年了,只谈电影,芬奇用天才的画面语言讲述了这么一个让人血脉贲张而又后脊梁发冷的故事——失眠的后果有多严重?

很严重,而且当你又恰恰是个消费主义狂人时。

“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 .”

我承认,看影片时,我完全被这个启示惊呆了,迫不及待想找个什么人干上一架,所以,这个片子暴力煽动性很强,小朋友们不要观看。呵呵,开个玩笑。不过电影有时会让人找到一丝《发条橙》或者《猜火车》之类那种感觉。

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叙事的手法、离奇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真的不好说清它属于哪一类电影,只好划入“大卫·芬奇的电影”一类。

看这部电影,你可能会联想起《机械师》或者《ID》那样的影片,但它们仅仅是在某一个创意上有所重合。

曾见某位网友发牢骚:“……5年了,整整5年了,再看别的同类型片子都提不起精神……它们比《搏击俱乐部》差远了……”没错,《搏》是记重拳,可能会打得你眼冒金星,但相信我,你会喜欢上它的。

7、《12宫》(Zodiac )

clip_image007[4]

咳咳,又一部“大卫·芬奇的电影”,我承认对这个导演的作品有所偏爱,但无论从“观影快感”还是“引人遐思”方面评价,他的影片都可谓是一流的。

《12宫》的存在,使其他所有标榜推理的破案剧情节都弱智得像小孩过家家一般。

这也就是为何《12宫》票房惨败的原因——因为观众们的智商只刚刚够过家家的水平,而且谁也不愿再进电影院一次。

导演剪辑的那个版本,你至少需要两遍,才能完全捋清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当初芬奇居然想拍成一部4个多小时的电影,这个疯子……)。之后,你会突然领悟到漫画家那不知疲倦为一件与自己毫无相干的连环杀人案奔波数年的原因。

影片还在前半段埋下了大量伏笔,这在后来真相渐渐显露时,会给人带来阵阵惊奇,前提是你发现了那些包袱——这绝对不是件轻易能办到的事,芬奇在挑战观众的大脑。

如果电影里的所讲述的一切你都闹明白了,那么当影片结束时,你一定会大呼过瘾。

这种激发观众绞尽脑汁的影片不是没有,《黑客帝国》就是个引发无数讨论的好例子,但凡此类影片,即便你没有想得那么深,也不会影响观感;《12宫》则不然,你若没有彻底搞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那根本甭想顺畅地往下看——整个体验,就跟解谜差不多,让人上瘾。

而且,最见鬼的是,故事的一切居然是真事。

8、《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clip_image008[4]

我看的战争片不多,喜欢的就更少,和文学作品比起来,影片里战争下的世界往往太过空洞,战争场面往往太过矫饰看起来就像一场烟火秀。

《拯》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对人物心理的真实刻画——这一向是斯皮尔伯格的长处,也算是老生常谈了。

斯皮尔伯格对场景的“真实”要求很高,于是这部影片的开头那部分几乎成了诺曼底登陆的纪录片式写照,残酷的画面深深刻进每一个观影人心里,伴随着汤姆·汉克斯的手一直颤抖到影片结尾。

战争电影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说教,打个什么什么战役死了多少人然后就有个什么人跑出来告诉你战争的残酷以及生命的可贵。哦,您歇歇吧,每一场战斗的本身已经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每一个垂死挣扎的士兵也都证明了生命的可贵,如果事件本身足够说明问题,那么就不需要再有人站出来说明问题本身了。

斯皮尔伯格从来不说教,这是他的电影引人深思,常常被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

生命的价值是以数量来衡量还是别的什么?导演把这个问题扔到二战那个极端的环境下,让观者去看看到底答案是什么。

高明。

9、《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

clip_image009[5]

最初是高中的语文老师向我们推荐这部影片,她喜欢两个人一边弹琴一边在大厅里滑来滑去那一段;后来又有一位同学向我推荐,她则比较喜欢1900和爵士高手斗琴那一段;最后我终于在电影频道看了,我发现我再也忘不掉1900那张长得有点像六小龄童的脸了。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1900站在舷梯上那一段,镜头的视角很有些后现代的味道,1900抛出帽子,帽子旋转,落水,1900于是反身回船,导演的画面语言运用地炉火纯青。

另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是结局时,1900和麦克斯的诀别。这里要提一下:这部影片的翻译还真是罕见的敬业,特别是当1900说到在天堂里怎么怎么样的时候,很有感染力,为此,我还专门去买了盘央视配音的DVD——换做其他影片,弃导演剪辑版而选央视配音?——那我脑袋一定是被驴踢了。

托纳托雷为人所熟知的另一部作品就是《天堂电影院》,很温馨的一部片子,被很多影迷奉为经典,我也很喜欢。但我得说,它比《海》差远了,而且以后不大可能再出现这种情节单纯的电影(这或许也是它的珍贵之处吧)它的经典仅限于那个年代。

事实上“寻找三部曲”第三部《玛莲娜》格调上则要比前两部深沉的多。

10、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Man From Earth)

clip_image011[4]

2007年出了这么一部奇作——全部场景:一间房子;全部情节:交谈。

有人质疑,这也能叫电影?

发出质疑的多半是没有耐心看完的人们,他们仅仅通过电影简介,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部枯燥无味的电影。的确,一群学者围坐在一间乡间木屋里从早晨谈话到晚上,然后电影结束。这场景的确单调得近似于迂腐,就算是20万美元的投资,除去设备以及演员们的薪水,至少还有些剩余可以换个风景好点的地方吧?要是单以场景来说,这部电影简直可以竞选史上最无聊影片之一。但要说该片情节单调,那一定是没领会影片那非凡的主题。

这同样是一部挑战头脑的影片,而且来得更纯粹——完全借助语言!

随着这群学者的交谈徐徐展开,一个似真似假的历史真相展现在我们面前,无疑,这个所谓的真相是如此荒谬而疯狂,而在座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于是一场论辩在所难免,然而,在严密的逻辑推导下,那个真相却愈发牢固了;到此结束倒也罢了,随着学者们在独有的自尊心与好奇心的推动下,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被抛了出来——关于文明的进程,关于宗教的起源,这个结论给出了一个另类的答案——如果你真的投入了剧情中去,那么这种小场景-大尺度的科幻作品所特有的强对比震撼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

这部影片中有一多半功劳得归功于编剧,因为这剧本写得太精彩了,简直可以直接拿去评“雨果奖”。另外,对于影片只局限于一个场景,我得说这不完全是由于资金的缺乏——唯有此,观者才能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谈话中去。

此片与《K星异客》(K-PAX)有诸多相似之处,后者的场景变换要多得多了,但相应的,影片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量却大打折扣,因此情节的严密也远不及前者——绚丽的画面,还是漂亮的情节——这是个问题。

从绝望到释然

I am legend  —— "Light up the darkness"

影片给我留下最多回味的就是这句台词了。
大家都在说影片的后半段,我看没必要,那个女的和小孩以及烟气袅袅的小镇,其实都是比喻,这是个孤岛,幸存者从何而来,为何救了内维尔不把他送到自己的避难所,却能找到内维尔据说隐蔽的很好的私人“城堡”,她最后又怎么可能开着车出道并且顺利地找到那个安静的小镇呢?——这些影片都没有交代——也不必交代,我以为。
不管是小说还是影片,其实都在刻画一个转折——主人公内心从绝望到释然的转折。
小说里,内维尔最终悟出了自然造化的残酷与无情,那是不可抗拒的伟力,于是他释然了——不过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而已——同时也是一个新纪元的开端。
电影里,主人公令我们感受到“于绝境处求生,命运女神终将眷顾”——作为一个科学家,内维尔是个无神论者,在经历了这种种后,更是视上帝于粪土,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尽管他自己并不承认,尽管这希望是那么的渺茫,但他在每日做着试验,希望找到关上潘多拉魔盒的方法——最终,他成功了。其实从那个天使般的幸存者——在那样一个世界背景下,你不能否认这一点——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影片将会以曙光乍现的形式来结尾。内维尔的释然在他把带有抗体的血样递出去时那一刻显露无疑,他有自己的使命,现在他完成了他的使命,于是可以安心去见他的妻子、女儿和Sam了。
这种转变了无痕迹,形似突兀,时则埋藏许久——孤绝中的人心,不同的看客有不同的理解,我想电影导演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应该就是这个意味吧。

    同样的对这种转变有深刻表述的作品是另一部末日题材的影片——《人类之子》,而且此片对心理的描写更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影片投入远不如《我是传奇》,但我觉得前者的叙事技巧更胜一筹。

下面引用一位豆瓣上的高人对《I am legend》的影评,写的蛮有意思的——我是说,写的蛮好的:

远非肤浅

突然想说一点关于《我是传奇》的想法。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本非常出色,包括后半部分。不能根据后面怪物们出动了、Will Smith最后拉了手雷牺牲了,就说这部片格调太低。电影的后半部分表现了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主题,关于救赎。
先从原著说起吧。
原来的小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曾被两次翻拍成电影。小说的主题非常思辨。在小说里面,主人公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人(真的是最后一个人),他白天去杀死那些吸血鬼,为民除害——可惜他的人民只有他自己——弄得那些吸血鬼很忧虑。在吸血鬼们的世界观看来,人类的白天就是他们的黑夜,而那个老是残杀他们同胞的人类英雄,无异于一个类似于吸血鬼式的大恶魔。
从某种角度来讲,那些吸血鬼是在一次药物灾难后进化了的生物,它们某些特征减弱了,某些特征加强了,使得它们看上去有别于人类,并且有点可怕,这也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讨厌它们的原因。但本质上而言,它们只是主宰世界的另一种生物罢了。从前它们是少数派,被人类极度边缘化,没有话语权,一辈子只能呆在古堡和山洞里;现在翻身奴隶把歌唱,终于可以把人类当成怪物写进它们的怪物编年史了,没准还会划块地,写上“野生人类保护区”。所以,如果我们不是人类,不住在地球上,并且站在价值中立的角度上来看这件事,也许只看到了一个朝代的轮回而已。
遥想几千万年前,那些猩猩们看到自己的一部分同类变成了人类,一定也很恐慌吧。人类丧失了猩猩价值体系的中某些美德,开始变得更聪明、更能适应环境了。人类身上的毛发越来越少,下了树,走出了丛林,穿上了衣服,开始批量残杀动物同胞。他们自私,自以为是,窝里斗,霸道,破坏环境,不知悔改。这在猩猩界看来,绝对是物种的倒退,天理不容。假设有只大猩猩跑到城市里撒泼,然后被人类围攻,命在旦夕。这时候你看见这只猩猩眼里充满了Will Smith式的泪光,你就应该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了。它没准只是想到城里来搞点人类标本,回去做实验,让人类重新变成大猩猩。它没准只是想拯救我们。
但人类不会叫它英雄,最多给一个传奇性的名字,叫金刚。
这就是原小说里面讲的事情。主人公最后被吸血鬼们捉住,要被处以死刑。在死前他终于明白过来,他之于吸血鬼,正如吸血鬼之于人类。道德界限刹那就被模糊了,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既然原小说的内涵这么思辨,那么原汁原味地拍成电影应该也很不错,但是如果放在圣诞节档上映,就会不那么合适了。而且如果说剧本改编者或者出品人的旨趣并不在思辨上,而是在对某种品质、某种理想、某种立场的宣扬,那么对这个故事作现有的改编也就顺乎自然了。而且这么做也并不是说在格调上就降了等级。在电影里我们需要情感、理想和立场,就如同我们需要思辨一样。
正如我们看到的,《我是传奇》在主题和旨趣上与原著大相径庭。片中对Will Smith拯救吸血鬼的诠释,并不仅仅是说他要把它们变回人类,而是把它们从自私、残暴、麻木中解脱出来。电影中有如下一句Smith的独白:
Nothing happened the way it was supposed to happen. We are seeing mutations. Cannabalistic hunger. Typical human behavior is now entirely absent.
从某种角度来说,Will Smith的孤独,象征着道德上的孤独,他的拯救,象征着道德上的救赎。这在影片的后半部分也有所暗示。
电影的前半段充分描绘了Will Smith独自生活内心状态。但如果有人要纠缠物理状态,比如水电煤怎么来的,那电影会让他们失望。这不是剧作者的兴趣所在,也不是我的。可以说,电影中对末日氛围的描绘是非常成功的,对主人公的内心的孤独和残留的希望的刻画,也非常到位并且留有细节,尤其是他和狗狗之间的交流。而在狗死之后,剧情迅速转折,短短几十分钟内,从原来冷清的画面突然变成枪林弹雨人满为患的热闹场面,然后寥寥结束,这节奏的突变确实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但我相信,能写出前半部分剧本的编剧,也一定有能力把这个节奏的转变处理得更加流畅,更何况剧作者中有一个奥斯卡得主(凭借《美丽心灵》)。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处理,可能事出有因。但这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的感觉是,电影的后半部分虽然在剧情上并无特色,但是却有很多内涵丰富的点睛之笔,内心戏简练,冲突的营造也很自然。第一个冲突,是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的冲突。Will Smith和那个女人谁都无法证明营救点的存在与否,但Smith不愿出去寻找,那个女人相反。Will Smith经历了大起大落,俨然已经成为信奉“希望之虚妄正与绝望相同”的悲观主义者,所以他和那个女人在世界观上经历了一番搏斗,力量是均衡的,这当中的对白也是很精彩的。第二个冲突,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之间的冲突。影片的结尾突出表现的并不是Smith的英雄气概,而是吸血鬼的凶狠、麻木,以及作为拯救者的一厢情愿之间的强对比。我觉得这一点作为剧情的高潮完全不失内涵。
影片最感染我的地方是Will Smith向那个女人介绍Bob Marley。我觉得这是编剧的神来之笔。Bob Marley曾经出过一张专辑,名字就叫Legend,这当中有首歌,名叫Redemption Song(救赎之歌),电影里Smith放的就是这首。Smith说:
He(Bob Marley) had this idea. It was kind of a virologist idea. He believed that you could cure racism and hate… literally cure it, by injecting music and love into people’s lives. When he was scheduled to perform at a peace rally, a gunman came to his house and shot him down. Two days later he walked out on that stage and sang. When they asked him why -He said, "The people, who were trying to make this world worse… are not taking a day off. How can I? Light up the darkness."(他有这样一个理想。有一点病理学的感觉。他相信把音乐和爱注射到人们的生活中,便能够治愈种族主义以及仇恨…有一次他要在一个和平运动的集会上表演,某人上他家开枪把他给打了。两天后他走上舞台,继续唱歌。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些让世界变得更糟的人,都不放一天假。那么我呢?我要点亮黑暗。”)